拜新竹科學園區擴展之賜,新竹縣近幾年來高科技、產業界爆發快速發展能量,躍升為北台灣科技大縣,同時在楊文科縣長就任後射出「五支箭」重大建設,近兩年人口移居及成長率都在全國名列前茅。基於營造永續環境、綠色宜居的城市願景,縣府加速推動海濱及河岸的整治美化工程,隨著階段期程逐步完工,處處可見水岸絢麗美景及綠帶蓬勃生機!TEXT_ 新竹縣政府 PHOTO_ 新竹縣政府
新豐海岸整治防護有成 串聯亮眼海景觀光廊帶
新竹縣政府以「綠色海岸風景遊憩計畫」,全面性規畫打造11.8公里的美麗海岸線。經獲交通部觀光局核定補助,積極展開新豐海岸老舊步道、自行車道及休憩設施的改造工程,不僅守護住逐漸失色的新月沙灣美景,同時結合周邊休閒農業區、漁港小鎮等元素,串聯起亮眼的觀光廊帶。
全長11.8公里海岸線北起新豐鄉坡頭漁港,南到竹北市新月沙灣。其間的鳳坑漁港因前方左右各有一排「紅豆餅」狀的防波堤,在漲潮時沖激起美麗浪花,加上絢爛的落日餘暉,已成為全台網紅追逐打卡及熱門婚攝景點。新豐海岸的紅樹林綠色步道及紅毛港自行車道,在中央經費補助下,進行修補及美化改善工程,同時增設鐵馬驛站及觀景平台,打造舒適又友善的單車騎遊路線。新豐海岸沿線的美化整治與休憩設施的逐步完善,不僅串聯紅毛港、鳳坑漁港,向南可達新月沙灣、南寮漁港,往北可連結新屋綠色走廊,美麗的濱海觀光軸線一體成型。
豆子埔溪改頭換面 綠美化提升水環境
貫穿新竹縣竹北市的豆子埔溪,多年來每逢旱季都因水質不良而引發魚群暴斃事件。縣府亟思解決之道,也請來李鴻源等土木工程專家,希望集思廣益,理出整治良方!縣府工務處綜合研討後發現,旱季的魚群暴斃事件,主要是因缺水造成溶氧量不足。於是積極協調新竹農田水利會調節放水、重啟舊井、開鑿新井,提高旱季供水。此外,更確實做好清淤、河岸整治及綠美化工程,期能徹底改造豆子埔溪,達到水質、水量、水環境都能向上提昇。一如台中市的柳川改造,不僅能恢復昔日「鴨母寮」居民歡樂戲水的場景,可望在整治後成為竹縣的新觀光亮點!
興隆河堤規劃大綠帶 親子共融場域新地標
新竹縣的「母親河」—頭前溪,源自雪山山脈,流經五峰、橫山、尖石、竹東、芎林、竹北。近年來因竹北地區人口急速增加,年輕化民眾對運動休閒的需求也直線上升。竹北市頭前溪北岸的興隆路河堤,因視野遼闊、水岸風光清秀,成為民眾日常運動、假日休憩賞景的親子熱點。縣長楊文科關注到新興城市年輕化人口對運動休閒的需求,除積極增建體育場館、國民運動中心外,也著手規劃大型戶外運動休憩場地。頭前溪北岸堤外高灘佔地寬廣,對應著隔岸的竹市河濱公園,縣府積極推動打造面積達32公頃的大型休憩場域。包括親子遊戲場、兒童單車場、寵物公園、綜合球場等休憩設施,也兼顧自然生態,規劃人工濕地、綠色廊帶及河堤的迎賓花海大道等。先期計畫將先完成兩處集中設施區,後期計畫再進行親水區、人工溼地等工程,目前計畫已接近完成,將全力爭取今年動工,全新打造縣民最有感的休憩新地標。
東興圳重現昔日風華 形塑人文生態新場域
竹北市六家地區自清代開墾以來,一直是傳統客家農村聚落,「東興圳」不僅是稀有的農業水利歷史遺蹟,更象徵著昔日客家聚落發展的軌跡。以「東興圳」為主軸的景觀再造工程,利用水圳與大面積的綠帶,以公園為基礎,加上自然生態與樂活的概念,串聯藍帶和綠帶,將竹北打造成兼具文化意涵、水與綠的城市。
整體景觀再造工程保存了傳統農業時代的水圳、水汴頭、防風林、土地公和古宅三合院、汾陽堂等,讓嶄新城市也能保留在地的文化資產。不論是新遷入和在地的年輕民眾,都能透過公園散步、賞景,體驗與學習在地的歷史、客家文化和在地風情。目前的東興圳不僅重現昔日風華,也成功復育自然生態與友善環境,水中可見溪魚悠游,水畔也可見鷺鷥覓食、飛翔。後續也將增加休憩與互動性設施,像是親水區與汲水井,增添更多游趣!(新竹縣政府廣告)
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www.hsinchu.gov.tw
資料出處/轉載 Ciao潮旅#39 雜誌提供